豆粕,作為大豆提煉豆油后的寶貴副產物,常被稱作“大豆粕”。然而,它內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劑、皂苷、甲狀腺腫誘發因子及紅細胞凝集素等物質,卻可能對生豬健康構成威脅。這些成分或削弱胰蛋白酶活性,干擾蛋白質的消化吸收,或直接導致生豬中毒,癥狀從輕微腹瀉到嚴重致死不等,對幼齡仔豬的危害尤為顯著。 
對于追求高品質養殖的養殖戶而言,在選購大豆粕時,除了關注其蛋白質含量外,還應重視尿素酶活性的檢測。通常,尿素酶活性保持在0.2左右的豆粕,其品質較為優越。為有效預防豆粕中毒,應避免直接飼喂未經處理的豆粕。一種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利用飼料發酵劑進行脫毒發酵,具體步驟如下:首先,剔除所有霉變、腐爛的原料,并將豆粕切碎或粉碎。由于豆粕屬于蛋白質型飼料,單獨發酵效果不佳,因此需添加適量玉米粉等能量飼料一同發酵。接著,將飼料發酵劑(比例為千分之二)用米糠、玉米粉或麥麩等稀釋后,均勻撒入物料中,確保充分混合。然后,加水拌勻,使物料含水量保持在65%左右。判斷方法:手抓一把物料能成團,指縫見水但不滴水,落地即散。水分過多不易升溫,過少則難以發酵。拌勻后,立即將物料裝入缸、筒、池或塑料袋等容器中,確保物料完全密封但避免壓緊。若使用密封性較差的容器,可在外部加套塑料袋并扎緊密封。在發酵過程中,切勿拆開翻倒。在自然氣溫下密封發酵2至3天,直至散發出酒香或泥土味,表明發酵完成,即可飼喂。***后,每次取料飼喂后,應立即密封發酵好的成品,以保持其品質。
(本文僅供參考,具體用藥請在執業獸醫師指導下使用。)
轉載聲明:本文源自網絡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自免責聲明:凡本公眾號注明“來源”的文章作品均轉載相關媒體或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,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使用,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。